
四个月跨越寒冬酷暑终已过去。今天,永兴集团烹饪学院的参赛选手,大步迈进竞技赛场,用潜心研制的《关东·风情宴》作品,以最切近民间生活的营养和来自琼楼玉宇的雅致巧妙,为关东大地增加一抹“和美”之意。
《关东·风情宴》主要营造一种和谐向美、喜吉纳福、家和月圆的宴席氛围,采用溜、扣、蒸、汆、炸、煨等烹饪方式,融入辽菜中王府菜系的精髓,既贴近民间生活,又具有独特的雅致和巧妙。再将传统器皿承载的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运用到菜品设计的烘托中,利用合理的荤素搭配,均衡的营养考量,立足色、声、香、味、触、意,借古今智慧,凭工匠技艺,以宴席设计推介关东大美和人家喜乐。
整桌宴席由6道热菜、2道面点、1道冷拼、1道果盘组成,于一筷一箸中尽现关东饮食的“和·美”风情。

练鹊绣春盘——山之韵
练鹊,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被记载为绥带鸟,其啼鸣音似“求福”。又因其“绥带”特征,由古至今一直被赋予福、禄、寿的吉祥象征。我院参赛选手利用拼摆等技法,在宴席中精彩演绎“忽入练鹊醉桃花,关外林间自在啼”的盎然盛景。

挑灯颂丰年——冬之韵
猪肉配伍酸菜的烹饪是关东特色的经典菜品,菜品创新之处在于以猪肉包裹酸菜,用扣的技法呈现,表现关东人民冬藏的民俗,灯笼高高挂,喜迎八方客,菜品中以红色扣肉渲染寒天雪地中,关东屋檐下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

珊海纳百川——夏之韵
用猪外脊肉改刀成珊瑚状,再溜炸成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菜品传递关东人的豁达。

悠然见仓田——田之韵
菜品用黑土地出产的黄豆、毛豆为主料,配蟹肉磨浆之后蒸制而成,其形似农田。表现关东大地,沃野千里,悠然得见北大仓被风吹拂着的大豆田。

梨花低碧树——春之韵
菜品用草鱼蓉汆制梨花形状,再配关东的榛蘑,呈现出春日里锦簇花团压低碧树的繁荣景象。

枝上灿秋实——秋之韵
菜品用南瓜蓉、澄面做皮,莲蓉、开心果碎、雪梨佐馅,炸成秋梨形,与“梨花低碧树”共同构成“春华秋实”的美丽画卷。因以雪梨入馅,为炸制餐品带去一份清甜。

金樽邀明月——海之韵
意在表现关东的情。菜品以海胆为馅心,辅以鱼肉包裹煨制而成,再配以羊肚菌、枸杞点缀。盛器结合古时酒“樽”的元素,展现关东人饮酒宴朋的豪爽情谊。举杯邀明月,值此敬佳人。整道汤品用杯中映月,来描述团聚时节,关东屋檐下延绵千年的民风故事。

蔬香摘晩菘——菜之韵
白菜,古时称其为“菘”。“晚菘”,指秋末冬初的白菜,被古人誉为食材上品。本面点以冰皮配蔬菜汁为皮,咸蛋黄为心,制成象形白菜,诠释“蔬菜中的上品当为百菜之王——关东白菜”。在这一方土地,白菜的采摘象征着丰收与冬藏,随即,关东人家也即将开始期盼新一年的到来。

红点冰盘酥——果之韵
本面点选用花生碎等为馅心,以酥点工艺制成,形似草莓。红色酥皮包裹下的果仁表现了关东人民外柔内坚、热情似火的性格,再通过酥点的品尝,咀嚼出如今生活的香甜。

锦绣满庭芳——和之韵
百般红紫斗芳菲,全盘以果香芬芳表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寓意关东大地生机盎然,人民团结向美、砥砺奋进。

对美食的种种追求和讲究,往往代表着对生活的足够热爱,透过“关东·风情宴”,我们能看见关东人家传统的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奔赴向往。纵观全宴,可以发现匠心的工艺雕琢和炉火功夫造就的美食本身正在诉说其关东诗篇:
关东人家,前有山海,身依仓田,檐下邀月宴宾朋;
除夕夜挑灯盼锦春,春来,引练鹊绣春;
春华秋实,谢大地馈赠;
沧海桑田,惟初心不变。
看大美关东,饮和美家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