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2023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六项重大任务”“一个重大要求”,与“十个坚持”共同构成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肩负着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使命任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内蒙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生态、抓节约、治污染、推转型、促改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呈现出许多新亮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重焕生机,库布齐、毛乌素“绿进沙退”,生态保护“短板”变“样板”“颜值”变“产值”“羊煤土气”变为“扬眉吐气”,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这是内蒙古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
内蒙古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万里绿色长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念兹在兹,先后3次到内蒙古考察,全国两会期间连续5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大要求,也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丰富和新发展。
坚持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的重大要求。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面转型、污染防治攻坚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关系的把舵定向、一锤定音。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重要表述,也是要求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内蒙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牢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谱写美丽中国建设内蒙古篇章。
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立足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特点,扬长避短、培优增效,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高水平保护,大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以“双碳”战略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下功夫。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要认真落实“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统筹推进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上下功夫。内蒙古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完整性特点,生态环境治理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又要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生态文明建设多重目标中实现最优平衡。
在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上下功夫。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辅以必要的科学合理的人工修复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建设的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在强化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法治保障,同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疆特色生态文化,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力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