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崛起沈阳现代服务业
沈阳晚报讯 如通信网络的4G,如电子商务的云,如铁路客运的G字头……现代服务业以破竹之态拔节而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呼啸而来。
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蝶变!这意味着,服务业一跃成为国民经济舞台上的炫目明星,意味着建立在传统服务业基础之上的现代服务业开始展示她时空纵横、深景宽幅的3D效应。沈阳市把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围绕提升服务业比重,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兴业态,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2014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616.4亿元,增长5.8%,占GDP的43.2%。8月15日,沈阳市召开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将用4年时间使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到47%!沈阳现代服务业聚势崛起!
应当看到,吸纳就业更强、消耗能源更少、环境污染更轻的现代服务业,是绿色GDP提升的战略选择,更是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优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此,演绎现代服务业理念,打造现代服务业空间,延伸现代服务业时间轴,创立自主的国际性的品牌等等当成为思和行的动力源(600405,股吧)。随着现代信息和科技含量的滔滔汇入,沈阳蓬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给老工业基地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广角的构建形式。沈阳现有商业网点16万多个,其中,批发零售网点约12万个,住宿餐饮网点4万余个。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375个。全市连锁企业280家,店铺7000多个,覆盖零售、餐饮、汽车服务和房产中介等20多个行业,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约150万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总人数30%。可以说,如此服务结构的建立,令包容与大气合而为一,让视野与感知以及新型服务业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发掘;
大融合的集聚态势。从传统的住宿餐饮,到交通运输通信,到金融保险商务,到科研信息教育,越来越多的行业跨进服务的门槛,在服务的大概念下创造、发展。全市40个服务业集聚区共有重点项目468个,其中,运营项目207个,在建(拟建)项目261个。沈阳金廊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运营良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融合,意味内涵的丰富和各个领域的贯通,更体现了发展的力度和广博。
大创新的发展思路。沈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沈阳国家科技大学城、东北大学云计算产业科技园、东网超云平台建设,推动中国移动位置基地建设,打造沈阳导航与位置服务(北斗)产业基地;沈阳国际软件园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单位……这些创新之举生动绘制沈阳服务业的宏图巨卷;
大升级的行业方向。太原街、中街等传统商业街区业态升级;兴隆、商业城等大型商业企业和五爱市场、二手车市场等专业市场都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中兴-沈阳商业大厦等商贸零售企业积极向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全方位综合体方向转变。其实,升级是一种主动的“转型”,这种“转型”蕴藏着飞翔的能量。
我们认为,基于这种巨变,沈阳的现代服务业当以突破创新的、集群发展的、开放广阔的、贯通融合的崭新态势迅速成长。
其中,“构建”和“集群”是两个根本点,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上下工夫,打造出服务链条上的每一个特色环节。然后,融入“创新”和“升级”的灵魂,推动服务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当然,加快服务业从生产领域中分立步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当是服务业大发展的应有之义。
我们相信,沈阳的现代服务业,因为设计的出众,繁华之上更添锦绣;因为政策的到位,惠民之外,更具品牌效应;因为保障机制的健全,道路必然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会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服务业大发展的硕果。
(信息来源: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