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由科研处、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举办的辽服讲坛在东阶梯教室举行。大国工匠方文墨受邀来到我校,以“从文墨精度到大国工匠”为主题,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展开深度交流。分享其在追求极致精度、铸就工匠之路上的动人故事与宝贵经验,为怀揣艺术梦想与匠心精神的师生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科研处处长吴素君、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赵成波、党总支书记孙红霞、副院长付冰兵、副书记郑伟及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讲座,讲座由付冰兵主持。

讲座中,大国工匠方文墨质朴却透着不凡的匠人气度,脸上洋溢着亲和笑容,瞬间拉近了与台下师生的距离。没有过多华丽词藻开场,方文墨直入主题,回忆起自己初入航空制造领域时的青涩模样,彼时面对精密零部件加工任务,那近乎苛刻的精度要求,恰似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前。但他秉持着一股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日夜钻研操作技巧,在一次次失败与重来中摸索前行。

方文墨出身于航空世家,自小就对翱翔天际的飞机有着一种特殊而深厚的情感。他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经历告诉在场师生,大国工匠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份源自心底的热爱,驱使他在学业的关键抉择点,毅然放弃了就读重点高中的机会,转而坚定地选择踏入沈飞高级技工学校的大门。谈及“精度”,方文墨神情专注且充满自豪,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命名为——“文墨精度”。方文墨带来了手工打磨的精美组件以及日常使用的工具,当这些物件一一呈现时,台下的师生们无不被深深震撼,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方文墨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精神的盛宴,更在校园中播下了工匠精神的种子。它将激励着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在今后的学习、教学和创作中,以精度为导向,以匠心为引领,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艺术领域的发展和大国工匠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